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 | 平安、华为、腾讯,“深圳三杰”的殊途同归
17528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17528,single-format-standard,qode-quick-links-1.0,zh,ajax_fade,page_not_loaded,,qode-theme-ver-11.2,qode-theme-bridge,wpb-js-composer js-comp-ver-5.2.1,vc_responsive
 

平安、华为、腾讯,“深圳三杰”的殊途同归

平安、华为、腾讯,“深圳三杰”的殊途同归

他们虽然发轫于不同的行业,成立于不同的时间,却都在近一两年里迎来巨轮转向的时刻,并且在智慧城市、科技生态圈里,相互交锋与合作。

文/朱晓培

来源:商业与生活(ID:xiaopeizhu8)

“每一个新点子横扫中国,不论是新时尚、哲学、还是生活方式,中国人均称它为’热’。在改革开放头几年,中国人患上了‘西装热’,‘萨特热’,‘私人电话热’。你很难预测某种热何时、何地发作,还有过后会留下什么样的影响。”欧逸文(Evan Osnos)在《野心时代》一书的开头中写道。

到今天,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互联网时代20年,移动互联网10年,新点子的名称已经从“热”变成了“风口”。而每一阵“风”的影响都不一样。有的转瞬即逝,比如去年初盛极一时的无人货架。有的几十年后还在影响着未来,比如从深圳吹来的这股风。

有人把1979年,称为深圳元年。在这之前,它只是中国“省尾国角”的一座边陲小镇。但“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后,人们就患上了“深圳热”,下海的干部、谋生的打工者、懵懂的毕业生,从全国各地争相南下。

今天,深圳已经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阵地。有数据统计,中国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深圳占了300多家,是国内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

根据2018年的财务数据,在深圳的众多民营企业中,平安集团营收入利润第一、华为第二、腾讯第三,成为毫无悬念的“深圳三杰”。而最新发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则显示,在最近一年的营收中,平安集团世界排名29,华为排名61,腾讯排名237。

而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们虽然发轫于不同的行业,成立于不同的时间,却都在近一两年里迎来巨轮转向的时刻,并且在智慧城市、科技生态圈里,相互交锋与合作。

在深圳,最常见的是榕树。

不同于其他树种的“独木不成林”,只要给一棵榕树苗足够的时间,它就可以长出一片森林生态。在印度一个叫Acharya Jagadish Chandra Bose 植物园里,一棵活了250多年的榕树,现在占地超过1.5万平方米的森林。

而过去40年里,深圳无数民营企业发芽生长,由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平安、华为、腾讯便是其中的代表。

1987年10月,复员转业的任正非筹集了2.1万元,在深圳湾畔一处杂草丛生的两间简易房里创办了一间小公司。公司很小,但名字很大,叫华为,主要代理程控交换机。

一年后,在深圳蛇口,马明哲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保险公司,平安集团。

一个是卖程控交换机代理的,一个是卖保险的,站在当时望向未来,谁都不会看到两家公司会有交集。但是,10年后,他们第一次不约而同的进入改革期时,并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199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89亿元。但随着规模的极速扩张,部门内耗、效率低下等组织管理问题也愈发严重。任正非带领高管团队考察了朗讯和惠普等巨头后,希望向IBM学习。

IBM开出了一个“天价”拜师费,20亿元,几乎相当于当时华为利润一年多的利润。但任正非推态度坚决,在他推进下,华为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西式改造。

而此时的平安集团,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一场公司变革。

1997年之前,平安一路高歌猛进,人人脸上洋溢着乐观的情绪。但马明哲清楚,如果员工们没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才是一个公司最大的危机。为此,他引入了麦肯锡,带领平安进入了3年变革期。

1998年的平安集团全国工作会议上,马明哲作了“平安第二个十年远景和战略”的主题讲话,提出了“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应走哪条路?我们如何到达?”4个问题,指出平安要做“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在华为、平安进行着公司的第一次大变革时,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悄然拉开序幕。此时,一个叫做马化腾的年轻人,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创办注册了一家公司,“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做已经有公司在做的“QICQ”。

当时的马化腾并没有想太多,但是由于已经有公司在做ICQ领域,所以,腾讯不得不终止使用QICQ这个名字,把它改成了“QQ”。

到2000年,随着QQ人气大涨,服务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导致了团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QQ进行运营和投资。作为创业初期的腾讯,因为资金紧张,险些将QQ售卖。

多年以后,华为在通信和移动终端上一路攻城略地,在通信市场,芯片市场,5G标准的制定上占据了一席之位,而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也已经排名第二。腾讯不但占稳了中国社交老大的地位,也在B端发力,以数字广州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平安集团,则完成了从综合金融到科技金融的蜕变,把“赋能”作为了下一个10年的远景。

2018年10月24日凌晨,马化腾突然在知乎上提了两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而在之前不久,腾讯刚刚宣布了第三次架构调整和战略升级的转型方向——“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今天,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机会就在2B。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经拉过一个名单,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公司,发现在美国,Salesforce,Workday,Oracle等2B的公司基本占据了科技业的一半版图,但在中国2B的公司却一直没有形成气候。

以腾讯云为主的2B业务,目前是腾讯整个公司层面最看重的一个业务板块。而腾讯相信自己能做好2B业务,是因为自己有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能力等几个阵地。换句话说,是对技术的不断投入,才让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时,有转换阵地的能力。

而华为能从一个销售代理公司,成长为移动通讯领域的巨头,更是离不开对研发能力的投入。

早在1997年在西方圣诞节前一周,任正非带领团队访问了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贝尔实验室等后,就对公司的员工表示,“唯有重视研发,才能引导消费”。

在任正非看来,“信息潮的变幻莫测,快速的演变,使一批一批的大企业陷入困境,以至消亡。一批一批的小企业,成长为撑天大树,大树又遭雷劈。不断的生,不断的亡,这是信息产业的特点。”优秀的公司,都十分重视研发,而且研发要对行销、技术支援、成本与质量负责任。

过去20年来,华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的《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显示,华为以113.34亿欧元名列世界第五,也是榜单前五十里唯一一家上榜的中国公司。而据此推算,华为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据了企业2018年营业额的14.7%。

回顾华为、腾讯的成长历史,会发现它们在从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并自成生态的过程中,都经历了数次组织变革,并一直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无独有偶,另一家发源于深圳的巨头,平安集团的成长路径与华为、腾讯相差无几。用平安高管的话说,如果不是用IT技术打通了各个专业公司,平安就仍然只是一家投资了很多金融机构的公司,而不是一个综合金融集团。

这家业务横跨保险、银行、投资,拥有全领域金融牌照的大型综合金融集团,在数次组织变革中,把“科技”作为了自己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2013年的新春讲话中,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更是多次提到“我们面临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并提出“我们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金融行业,而是互联网公司”。

从1988年平安保险创立到1996年,平安的IT建设与其他公司没什么区别,以单机和数据库的简单应用为主。但1997年引入麦肯锡后,第一次提出了用科技变革体系的思路,即利用IT技术,实现数据库的集中。2000年7月,金融IT专家严日昌又为平安设计了中国内地第一个统一的电话中心,这个电话中心设在苏州,有300名员工,在当时被视为疯狂之举。但现在Call Center早已成为金融机构的基本配置。

到了2002年,马明哲又促成了改造金融流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用IT技术把前台营业厅的大量工作集中在一起,实现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后台支持和数据运营。后台支持的优势显而易见,原本散落在各个区域和客户经理手中的资源被统一到总部,既加强了管理也实现了深度挖掘利用。

有媒体评价说,不同于一般的金融公司领导人,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是一个地道的“科技迷”。他几乎比平安绝大多数人先用上微博,最早就用上了微信,也很可能是第一个把黑莓手机的移动应用引入中国金融机构的人。2009年苹果发布iPad后,马明哲又要求高管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推行移动办公,甚至拒绝内部的纸质文件签字。

从2008年开始,平安IT部门开始实现公司化运作,平安科技成立。2013年,平安主动构建移动互联、云、大数据等IT能力,筹建金融大数据平台。2016年,平安启动业务转移,将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更前沿的科技创新研究。如今,科技已经成为平安的金融中枢神经,全方位赋能金融业务。

去年8月,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工程管理(智慧城市)论坛的院士专家专程赴腾讯、华为、平安三家企业的总部进行调研,了解深圳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深圳是国家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了统一的城市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并实施了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海洋、智慧社区等一系列惠民工程。

目前,腾讯智慧城市服务已与全国150多个城市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涉及智慧城市、警务、交通、医疗、教育、出行、新零售、商圈等多个生活社交场景。华为也已经将智慧城市作为重点业务投入方向之一,华提出了“智慧城市神经系统——城市运营中心”的概念,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城市场景深度融合。而平安也已经在115个城市中,推进着自己的200多个智慧城市服务。

而在前一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5家中小银行高管50余人,走进平安银行、探访腾讯、问道华为,一起探讨了“未来银行·智慧金融”的课题。

平安银行在2016年就制定了全面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通过大零售业务创新SAT智能化服务模式,加速打造平安特色的智能化、移动化、专业化的零售银行。而腾讯金融业务则包括了财付通、理财通、腾讯征信、通讯与彩票业务以及微黄金等。看起来和金融业务毫不沾边的华为,其实也有华为企业BG金融系统部。

现在看来,这都是非常有趣的时刻。三家成立于不同时间,从不同行业切入的小公司,在几十年后,一同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本公司,在金融、零售、医疗等行业协同、交锋。而且,它们都不约而同的把自己定位为平台,提出要“赋能”其他行业。

“各行各业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转型升级,才是真正的转型升级。”马化腾说,“我们并不是抢别人的饭碗,反而给它更好更新的工具,让他们能做得更好,这里面有大量的新的创业机会。”

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平安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在金融、健康、车、房、智慧城市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生态圈。因为金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是为了贷款而贷款,是因为要买车,要买房,想消费,是嵌进生活场景。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提到,过去10,平安用科技让金融业务的竞争力快速提升。现在,平安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未来10年将践行“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战略基调,要通过科技实现对内主营业务的夯实,对外不同圈层的赋能。

“构建生态的出发点是为了全方位、深入场景去服务客户,同时获取刚性的流量和入口,提升竞争力,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此战略之下,平安形成了金融、医疗、房产、交通、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持续探索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领域。”陈心颖介绍,现在,整个集团32家公司,其中11家是科技公司,有9.9万科技人员。

目前,平安在众多领域也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技术能力。比如,去年9月份,香港金管局上线了一个支持区块链技术的贸易融资网络,连接了渣打等21家银行。而平安打败了埃森哲、R3等公司,成为了它唯一的技术提供商就是平安。

三家公司殊途同归,依托科技的力量,成长为“深圳三杰”。在当下风云际会的全球竞争的十字路口,他们的成长中的关键时刻,或许为回答中国企业何去何从这个问题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We work closely with you and carry out research to understand your needs and w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