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略創新研究院 | 技术创新的 “三大驱动力”
18499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18499,single-format-standard,qode-quick-links-1.0,zh,ajax_fade,page_not_loaded,,qode-theme-ver-11.2,qode-theme-bridge,wpb-js-composer js-comp-ver-5.2.1,vc_responsive
 

技术创新的 “三大驱动力”

技术创新的 “三大驱动力”

导读:
科技创新是推动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的源泉。上一期我们与您分享了《韧性变革》中“战略”的深度访谈,本期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曹仰锋先生就“技术创新”这一话题和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先生进行了深度对话,探寻金蝶技术创新的驱动力。特别与您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01 向云服务模式转型


曹仰锋

金蝶在过去 30 年有三次大的技术创新:第一次是 从 DOS 版财务管理软件到 Windows 版财务管理软件,这次技术创新推动金蝶从一个区域性的财务管理软件公司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财务管理软件企业,这次技术变革非常不容易,因为当时大多数企业的电脑都是支持 DOS 版软件的。当 Windows 版软件成为市场主流产品的时候,金蝶又探索利用 Java 技术开发产品,并实现了技术引领。第三次技术创新是用云原生技术构建了苍穹平台。

从事后来看, 金蝶每一次技术创新都踏准了技术革新的节拍,当时您是怎么判断技术方向的?

徐少春

 

这是一种直觉,当一种新的技术出现时,我能感受到它会对我们这个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比方说第三次技术创新,金蝶原来是一个传统的软件公司,我们的目标是向云服务的方向转型。

我其实在 2007 年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当时,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我能感受到我们这个行业会发生深刻变化。到了 2011 年,我感受到这种变化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而金蝶在那个时候还在向咨询方向、服务方向进行转型。我认识到这是不行的,必须马上变。所以 2012 年开始公司就决定必须要成为一个云服务的领航者,要开始向云服务的方向进行转型。尽管2012 年是第三次转型的开始,但是在这之前我有好几年的思考,所以转型也是一个过程。


曹仰锋

从 2007 年开始探索思考向云服务模式转型,已经持续了17年,在这个过程中金蝶内部有没有在技术方向上出现过不同的声音?我发现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方向上常常面临困境,技术成熟的团队更倾向于老技术,探索团队更倾向于新技术,如何处理和协调这种矛盾?

徐少春

 

当时,我们内部对技术创新的方向也有不同的声音,尤其是 2012 年开始在中高端企业市场上向云服务方向进行转型的时候,公司内部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是采取微软的技术,还是采用云原生的技术, 都有争论。

一直到 2016 年,研发团队告诉我他们要采用云原生的技术,就是将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的技术应用到企业软件里面,这在中国软件企业中也是领先的,应该是首次。我同意了研发部门提出的技术方向,坚定地支持他们使用云原生技术,于是2016 年金蝶开始大规模投资苍穹平台。


曹仰锋

您刚才提到很重要的一点,企业家对未来判断的直觉很重要,您是怎么培养直觉能力的?

徐少春

 

我认为直觉有天生的因素在里面,当然,后天的学习也对培养直觉有帮助。1991 年我辞去工作,下海创业,从1993 年创立金蝶公司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一线打拼。

由于竞争的原因,再加上软件行业技术变化很快,我必须快速捕捉这个行业的信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敏感性、一种危机感。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有一定超前的预测性,要能够抢先,要获得先发优势。我认为是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培养了我后天的敏感性。

 

02 双重创新打造持续竞争优势

 


曹仰锋

我们往往会把创新分为两类: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相对DOS版的财务管理软件,Windows 版软件是一次突破式的创新;相对于 Windows 版软件,基于 Java 技术的产品是一次突破式创新;而今天的云原生平台相对于原来基于Java 技术的传统 ERP,又是一次大的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用于满足当下用户的需求,帮助企业在当下赚钱,而突破式创新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只有将这两种创新都做好了,才能够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许多企业都不容易做好两类创新,这背后有两个问题:第一, 对未来技术方向判断不准,不敢投资;第二,突破式创新会和渐进式创新争夺资源,而资源是有限的。金蝶是如何同时做好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

徐少春

 

一般情况下,渐进式创新往往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比如我们公司早期的财务管理软件K/3、EAS,这些产品已经比较成熟了,要不断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完善功能,因为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必须持续地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修订,这就是持续性的创新,公司有计划支持,有明确的目的。而突破式创新往往没有计划,一种新的技术突然诞生,它与现有的技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是一种彻底的超越和颠覆。这些技术通常来自行业大的技术变革,作为企业就需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曹仰锋

金蝶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支持创新的激励体系,我听说获得创新大奖的奖品有车,也有房子,这是很激励人的,有多少人获得了“杰出创新奖”?

徐少春

 

“杰出创新奖”已经设立了将近 10 年,房子应该也奖了五六套了,汽车大概也有五辆。通常,“杰出创新奖”每年度会有一名,早期是奖汽车,后来是奖房子,给那些在技术和产品上有杰出创新的创新者。


曹仰锋

重大奖励肯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机制,是对创新者努力与付出的回报。除了重大奖励之外,您认为还有什么机制推动金蝶不断持续创新?

徐少春

 

我们还有“微创新奖”,每半年评选一次,每年设立大概四五十个。“微创新奖”的评选对象不局限于研发人员, 也包括一线进行二次开发以及为客户服务的员工,只要在本领域或者其他领域有一定的创新,能够推动公司的产品或者业务改善和进步,就都可以参与评选。我认为,微创新也是推动公司产品、技术持续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

 

03 不忘初心,为企业成长而生


曹仰锋

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突破式创新的基本驱动力来自愿景和使命,只有对未来有非常强烈的使命和愿景,才有可能进行突破式创新,因为突破式创新未来是否成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金蝶在过去的30 年,在技术创新上实现了持续引领,是什么样的使命感在推动金蝶进行突破式创新?

徐少春

 

金蝶始终有一种宏大的使命感和理想。1997年在深圳的一次软件展示会上,我们打了一个很大的横幅:发展软件产业、振兴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创业,我们就不是单单为了挣钱,不是为了要发财致富,而是要做一番大事业。我记得刚创业时,我们还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用金蝶软件,打天下算盘。”即便到了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忘记初心, 提出了“为企业生长而生”。

其实,我们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强大的使命感和动力,就是要通过软件改变世界,我们要为世界、为行业、为中国做出贡献。


曹仰锋

您本人的使命感非常强烈,金蝶研发团队的使命感也很强烈吗?您对他们的使命感满意吗?

徐少春

 

我还是比较满意的。金蝶历史上几次大的技术创新,从DOS 版软件到 Windows 版软件,从微软平台产品到 Java平台产品,特别是由传统的软件向云服务进行转型,这几次大的变革一方面是由外部的行业和技术变化推动的,我们抓住了这种趋势。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内心有一种动力,没有这个动力是抓不住机遇的,这个动力就是使命感。金蝶的研发人员总体上来说有一种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 就是要改变行业、改变世界,推动技术的进步。


曹仰锋

我发现您对研发人员非常包容。优秀的科技公司似乎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对失败的包容。如果没有对失败的包容,就没有创新的土壤。您认为金蝶在包容失败方面做得怎么样?

徐少春

 

这个方面金蝶还真的是非常包容。金蝶在历史上也走过弯路。其实在2016年决定投资云原生技术之前,2012年就有一个团队开始研究下一代 ERP 软件了,但这个团队的成果并没有获得“杰出创新奖”,也没有变成公司的某一款产品。在一些人眼里他们好像是失败了,但我和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团队并没有失败。虽然最后没有修成“正果”,但这个团队的技术积累为苍穹平台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他们的失败,也不会有后来苍穹平台的诞生。这就充分说明,在一个企业里面,每一次创新、每一次变革都会成功,当下看似的不成功也会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金蝶在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方面在同行业当中是做得很好的。


曹仰锋

我在调研中发现,金蝶的研发部门在探索新技术时会先成立一个小团队,这个团队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并没有向公司高层汇报,等有些成果,或者探索出一些方向后才慢慢浮出水面。这种创新是自下而上的创新,另外一种创新是自上而下的创新,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看到未来的趋势后指定技术团队进行探索。在金蝶,这两种创新模式是不是同时存在,以哪种创新模式为主?

徐少春

 

这两种模式都存在。当然,自上而下的创新是主流,这种创新有明确的年度计划、产品战略。那种探索性的创新往往是一个小分队在那里苦熬几年,算不上主流,但往往非主流的创新最后推动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所以,在金蝶既有主流的创新,也有非主流、探索性的创新,我们都允许它存在。我觉得对非主流的不反对就是最大的支持。

04 砸掉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


曹仰锋

您是技术型的企业家,您本人学习的是财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在早期创业的时候自己还编过程序代码,这种技术背景是否对您塑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文化有独特的帮助?

徐少春

 

我是特别喜欢创新的,而且我喜欢打破常规。砸掉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尤其我年轻的时候,内心的这种冲动更强烈,我也特别喜欢有独创性、能够另辟蹊径的人,不太喜欢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像老黄牛一样的人。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两年可能更平衡了一点,我变得既喜欢有独创精神的人,也喜欢脚踏实地、在一个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的人。


曹仰锋

现在金蝶向云服务转型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苍穹平台、星瀚、星空、星辰等在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竞争对手跟进的速度也很快。未来三到五年,您认为金蝶如何才能继续保持产品的领先优势?

徐少春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人才梯队,我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比较重视的。首先,每年我都会给研发主管开两到三次专题会议,讨论如何去构建研发人才后备队伍,包括近期后备、远期后备。

我一直认为人才才是创新的动力, 有一支人才梯队可以做到前赴后继,不断推陈出新。其次,文化上我倡导开放,以及“力争上游、力争第一”这样一种精神,并形成了金蝶哲学。我们将研发从产品规划、设计到开发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哲学准则,目的就是要打造令人惊艳的产品,创造鼓励精一创新的文化。最后,我们鼓励研发团队瞄准世界一流技术的前沿动态,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跟踪新的技术,这样就可以时时刻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曹仰锋

软件行业科技属性特别强,而且科技创新的速度非常快, 像最近的人工智能ChatGPT就很火爆,您是否担心将来会有颠覆性的技术颠覆现在的SaaS订阅模式软件?

徐少春

 

SaaS模式是一种商业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因为整个社会未来是按需定制,这个需求会持续很长时间,但背后的技术可以不断进行变化。我觉得未来人工智能会在软件这个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这个行业拥有这么大量的数据,怎么利用人工智技术帮助决策者进行更好的决策预测,我觉得这里面会出现很多新的机会。


曹仰锋

从您的视角来回顾金蝶 30 年的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有哪些经验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

徐少春

 

第一点,就是不管企业规模大小,都一定要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梦想,我觉得这非常重要。金蝶之前规模很小的时候就始终抱有非常宏大的理想,激励自己往前奔跑。

第二点, 当外部环境在进行周期性变化,特别是遇到困难、陷入瓶颈低潮时,或者外部环境很恶劣的时候,这时往往是创新的好机会,要牢牢抓住。

第三点,得人才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未来。做企业就是要能聚集一帮优秀人才,并且把他们的内心力量极大地激发出来,那这个企业就一定会有未来。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点击上图 ↑ 可购买正版《韧性变革》

注:本文摘自《徐少春个人号



We work closely with you and carry out research to understand your needs and w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