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4 月 央國企數字化轉型路徑:成為「數治」企業,韌性成長
今年伊始,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經濟被提升到國家級戰略高度,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在此時代背景之下,產業互聯網實驗室、經濟觀察報和金蝶三方,於4月7日聯合舉辦了以「數治企業 韌性成長」為主題的產業互聯網雲沙龍。本次沙龍通過北京、深圳兩地聯線直播的方式,與多位央國企代表、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共話數字化時代的企業管理洞察,思想交鋒,觀點碰撞,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數字化主題盛宴。
中央企業專職董事、中國三峽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前CFO 楊亞
伏羲智庫創始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曉東
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欽
產業互聯網實驗室輪值理事長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 徐少春
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產業互聯網實驗室主任 曹仰鋒博士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全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工業總會會長 吳光權
長城物業集團董事長 陳耀忠
大族激光集團副總裁、大族超能激光、大族智能控制科技董事長 陳焱
印力集團CTO陳俊佈
招商局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經理 李玉彬
深圳場嘉賓,從左到右依次為徐少春
陳焱、曹仰鋒博士
產業互聯網實驗室主任、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曹仰鋒博士首先帶來「數治企業 韌性成長」主題報告,分享了在數字革命和VUCA環境之下對企業增長的洞察。
產業互聯網實驗室主任、香港創業創新
研究院院長 曹仰鋒博士
1、何為韌性?
曹博士認為,韌性是抵禦危機的能力,它能夠在企業遇到危機時重塑資源、重塑流程,讓企業快速復原並且抓住機會重新增長,所謂韌性增長。根據組織韌性的強弱,可以把企業分成四類,即脆弱型企業、低韌性企業、中韌性企業、高韌性企業。曹博士例舉了六家具有代表性的高韌性企業——西南航空公司、蘋果、微軟、星巴克、京瓷、樂高,這些如今公認的卓越公司,歷史上都曾歷經過多次危機,正是組織韌性讓它們能夠走到今天。
2、何為「數治企業」?
曹博士表示「數治企業」是他在金蝶聽到的新概念,以前大家談論的一般是」數字企業」、「數智企業」。他認為「數字企業」偏重數字化技術和數字化資產,但僅有資產還不夠,要把數據進行智能化處理,讓數據從資產變為能力,成為「數智企業」。而「數治企業」不同之處在於「治」,還上升到對企業的治理。因此,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不斷升級迭代的,從技術到能力再到治理。
「數治企業」,即用數字治理企業,這關係到數字戰略和數字商業模式。
數字戰略和數字商業模式有兩個發展維度,橫向維度是從行業向生態演進,縱向維度是從產品向場景演進,前者實現平台生態一體化,後者實現產品服務一體化。
按照發展維度和演進階段,商業模式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
1.0商業模式是產品型,以產品競爭力為核心戰略;
2.0商業模式是場景型,將產品和服務一體化後融入到用戶的場景中,比如蘋果的智能硬體+應用,亞馬遜的kindle+數字化內容。
3.0商業模式是平台型,平台有兩類,一類具有交易屬性,比如APP Store(應用商店);另一類是賦能平台,為用戶提供服務,比如海爾的卡奧斯、金蝶的蒼穹。
4.0商業模式是生態型,基於平台能力廣泛地鏈接外部夥伴,為用戶創造全場景全生命周期價值。微軟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生態型,通過平台來鏈接廣泛的創業公司,金蝶的「平台+人財稅+生態」戰略也是生態型。
曹博士認為,在數字化時代,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工業時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基於技術帶來的產品競爭優勢;而數字化時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的場景價值競爭優勢,以及通過平台鏈接客戶、夥伴和萬物的生態優勢。
3、EBC是數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國際諮詢機構Gartner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做EBC(企業業務能力,Enterprise Business Capability),近幾年金蝶在發展和完善這個概念。曹博士提出,從EBC的核心思想來看,EBC將是「數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EBC有五大能力平台,其中最核心的是數據與分析平台,用數據驅動業務,其外延的四個平台——客戶體驗平台、生態系統平台、信息系統平台、物聯網平台,則分別鏈接和服務客戶,鏈接和賦能生態夥伴,鏈接和賦能員工,鏈接和管理萬物。
所有的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在數字化時代,企業需要不斷升級數字化轉型,變成「數治企業」,才能保持韌性成長。
沙龍嘉賓圍繞「數治企業 韌性成長」主題,就以下三大議題展開了精彩探討。
1、高度動蕩的環境下,企業如何實現韌性成長?
中央企業專職董事、中國三峽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前CFO楊亞認為,企業要實現韌性增長,必須通過數字化轉型進行管理變革。他列舉了一家做家電電器的企業,這家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建立了供應鏈中央監控系統,將近兩千家供應商、零部件生產商和分銷商都集中在一個監控系統中,從而將採購時間縮短10天,將出貨時間縮短20天,在疫情之下仍保持快速增長。
伏羲智庫創始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曉東就企業韌性生長,提出了兩個關鍵點:一個是數字化運營,讓管理和業務從對人的依賴轉向對數據的依賴;另一個是充分發揮數據流動的作用,聯動多利益攸關方。
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欽發表了對主題的理解,他認為韌性就是要主動去應對變化,積極數字化轉型,但同時也要搞清楚數字化是手段而非目的。他進一步談到「數治」的重點是邊界擴展和動態組合,企業要拓展與客戶、供應商、合作方以及利益攸關方的邊界,要把要素進行動態的組合,最終提升競爭優勢。
大族激光集團副總裁、大族超能激光、大族智能控制科技董事長陳焱基於20多年的製造業從業經驗,分享了製造企業如何在動蕩環境中韌性成長。他認為企業首先要不忘初心,堅持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這正是大族激光能扛住危機高速發展的核心原因;企業數字化轉型要從管理層到員工,統一認知、上下協同;在數字化的基礎上進行組織變革,比如大族激光將原來的事業部單位拆分成了「平台+生態」戰略下的105個獨立經營實體;要建立知識和資源的共享平台,打造應對突發事件快速整合資源的能力;先做好產品深度,再左右延伸和上下整合去做產品寬度。
產業互聯網實驗室輪值理事長、金蝶集團董事會主席徐少春認為,成為「數治企業」要做到三方面,第一是拓展邊界,鏈接客戶、員工和更多的利益相關者;第二,用數字化的手段治理企業,構建數字化的運營能力、數據驅動的高效產品與服務的能力、數字生態的能力以及文化創新能力;第三,企業一把手在高動蕩環境下要回歸初心,明心凈心。徐少春回憶及從2014年起每年會砸掉一樣東西,砸過電腦、筆記本、伺服器等等,在砸的過程里不斷反省企業轉型的困難和瓶頸,如今在徐少春帶領下的金蝶正不斷朝雲的方向轉型,去年雲業務佔比已經超過了60%。
2、數字化浪潮下,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是什麼?
中央企業專職董事、中國三峽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前CFO楊亞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的成長空間和價值創造的能力,而它在數字化環境下取決於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和成效。通過與消費互聯網作比較,楊亞表示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難度大很多,因為工業互聯網面向的是不同的行業和企業,沒辦法像消費互聯網用統一的平台和套裝軟體。他認為,工業企業若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必須將IT(信息技術)團隊和OT(運營技術)團隊組合起來。比如,華為從去年開始就組建了面向煤炭、軌道、港口等若干行業的軍團,以此解決不同行業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伏羲智庫創始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曉東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對數據的使用能力,而數據使用的前提是數據獲取,是否能在企業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充分地獲取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決定了企業能否科學決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科學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欽表示,未來的企業將會是「小院高牆大生態」,企業是一個個有高牆的小院,各自掌握著唯我獨有的東西,但小院不是關著門的,可以廣泛地互相連接,形成大生態。王欽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是技術的深度;第二是資源鏈接整合力;第三是與用戶的互動能力。
3、如何利用數字化平台構建生態型組織?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全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工業總會會長吳光權表示,並非每個企業都能成為平台型企業,但數字化平台作為能力建設是需要的,企業可以學習EBC,打開思維,並使用金蝶雲平台付諸實踐。
萬科印力集團副總裁兼CTO陳俊佈建議,企業如果要做平台,需要在業務設計的時候學會結耦,在做技術平台建設的時候有意識地做PaaS的建設,布局組織能力的時候要想清楚哪部分能力放在總部,哪部分能力放在業務單元或者是中台。
長城物業董事長陳耀忠認為,構建生態型組織需要同時具備產業經驗和數字化技術,企業需要跟金蝶這樣有核心數字化技術的企業合作,把產業經驗和數字技術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