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1 月 跨年直播精選∣曹仰鋒:韌性時代,適應性是一種新的競爭優勢
題記: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總裁讀書會舉辦了長達15個小時的「刷新·重啟·再出發——總裁讀書會迎新年跨年演講直播秀」首秀,本次活動共分為刷新、韌性、重啟、再出發四個篇章。本文根據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曹仰鋒在「韌性」篇章中的演講整理而成(有刪減)。曹仰鋒在演講中回顧了過去三年來讀過的書,重點介紹了《韌性時代》一書,並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思考,做了非常深刻、坦誠的精彩分享。歡迎閱讀!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書《韌性時代:重新思考人類的發展和進化》,作者是美國未來學家傑里米·里夫金,大家對作者可能並不陌生,他還寫過另外一本很有名的書叫《第三次工業革命》。
《韌性時代》這本書主要揭示了人與自然矛盾衝突以及各種重大危機產生的根源,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敲響了警鐘,而且還思考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這本書關注的問題是非常宏大的,知識面也非常寬廣,既有生態學,又有經濟學,還有人類學。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站在人類未來發展的角度上提出來,人類需要從進步時代轉變到韌性時代。為什麼這樣講?
在進步時代,它的核心特徵是追求效率至上,主要是把自然資源作為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基礎。人類積累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加,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對地球資源的過度消耗和佔有。
而在韌性時代,它的核心特徵是追求適應性至上,需要對區域生態系統進行管理和共治,並與生物圈層共生。
人類社會要想永久生存下去,必然要從進步時代全面轉型為韌性時代。但是這種轉型並不容易,必須在哲學、心智、思維、行動上進行轉變。
效率犧牲韌性,高效率導致脆弱性
作者在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而且這個觀點是反常規的。他說「效率會犧牲韌性,高效率會導致脆弱性」。效率是現在經濟學的核心,也是管理學的核心,但是作者提出效率會犧牲韌性,高效率並不是好事情,高效率它往往會導致脆弱性。
書中舉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美國的杏仁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加州,世界上超過80%的杏仁產自加州的中央山谷,加州陽光非常充沛,也適合杏仁樹的生長。
由於這個地方適合種植杏仁樹,很多企業都把自己的種植基地搬到了加州的中央山谷,提高了效率,但是沒有想到若干年以後,這種高效率反而導致了這個產業非常脆弱。為什麼這種高效率導致了杏仁產業的脆弱性?它有幾個因素:
第一個,環境因素引發了這個產業的脆弱性。因為杏樹開花只有非常短暫的季節性授粉期,它授粉期時間比較短,這個時候就需要利用這個時間窗口期,把蜂箱從美國各地運到中央山谷地區,這在短短几年裡造成蜜蜂成群死亡。據統計,2018、2019的兩個冬天,美國就有超過1/3的商業蜂群消失了。蜂群消失,對杏樹的季節性授粉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第二個,杏樹對水資源的破壞非常嚴重。每生產一個杏仁需要3.8升的水,這樣一來由於大面積種植杏仁樹,導致加州每年農業消耗的總水量近10%用於灌溉中央山谷的杏樹。這個量很大,比洛杉磯和舊金山總人口每年消耗的水量還要多,這就導致水資源破壞嚴重。
第三個,集中種植杏樹導致中央山谷氣候發生了變化。中央山谷曾經還是非常肥沃的,但這幾年變得非常的乾旱,這也直接威脅了杏仁產業的未來。
因為追求高效率,把杏樹種植集中在一個地區,但是沒有想到這種集中的高效率的種植帶來了一種負外部效應。負外部效應是指負面的影響,包括環境因素、水資源、氣候變化,由此導致這個產業就非常脆弱。因為水資源的缺乏,氣候的變化會導致產業產量的下降,所以說效率有時候會犧牲韌性。
由於進步時代過於追求高效率,在工業資本統治下的兩個半世紀當中,人類雖然獲得了短期的經濟收益,但是所產生的負外部性對地球則產生了永久性的影響。
凈初級生產量
本書中有一個概念非常重要,叫凈初級生產量,這是一個專有名詞。凈初級生產量衡量的是植物生物量的生產,具體而言是指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去呼吸作用中消耗的二氧化碳後的剩餘量。
凈初級生產量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賴以延續的真實財富,也是地球經濟體系的支撐點。沒有凈初級生產量,人類和其他生物都無法生存。
有一組數據顯示,2000年地球上有超過60億人口,這60億人口佔用了全球陸地凈初級生產量的24%。預測到2050年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加,人類佔用的凈初級生產量可能超過44%。
在這裡我們不禁會問,什麼東西會影響凈初級生產量?如果凈初級生產量減少,會給人類和其他物種的生存帶來什麼直接影響?
研究發現,土壤是凈初級生產量的最直接、最基礎的資本,如果沒有優質的土壤,就不可能產生凈初級生產量。因為沒有土壤就沒有植被,沒有植被就不會有光合作用。
但這幾年地球表層土壤消失非常嚴重,這與植物遺傳學和農業工業化帶來的高效率也有關係。在有些地方大量種植單一品種的植物、單一品種的莊稼,這些會導致土壤的肥力下降。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當中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還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他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生態自我,不要認為每個人都是孤立的,我們每個人和大自然之間都是互聯互通的,都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當中。
比如人主要是由來自水圈的水組織構成,大家知道水約佔成年人體的60%,心臟當中大約73%、肺組織當中83%、血漿當中90%的成分都是水。
這樣一來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是一個半滲透的開放系統,我們人類會把來自地球水圈的淡水帶進我們的身體,執行基本的生命功能,然後又返回水圈。這就是人體的生態自我,生活在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中。
現在的生物學研究也發現,成年人體內所有細胞的平均壽命只有7~10年,除了大腦皮層的一些細胞之外,人的絕大多數細胞被一遍又一遍替換。也就是7年後的你可能和今天的你是不一樣的,因為細胞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我們的身體並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自主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的耗散系統。
大家知道每個細胞都被包裹在半透膜中,這個半透膜會有選擇性地讓來自外部生物圈的分子,像氧、氮、氫、鈣、磷等進入細胞內部,整個人是與大自然互聯互通的。而且我們人類的身體有一個生物鐘,這個生物鐘也深受大自然規律的影響。
生物鐘非常重要,因為每一個健康的細胞要進行新陳代謝,都需要生物鐘對它進行指引,也就是一個健康的細胞,它會保持與生物鐘和代謝過程步調一致。生物鐘受幾個基本規律的影響,一個是晝夜節律,一個是潮汐節律,一個是短晝夜節律。
作者提出,人類的身體健康深受大自然規律的影響,人類很多嚴重疾病與晝夜節律所控制的睡眠周期之間有深層聯繫。但是在工業時代的一些做法,對高效率的過度關注,讓人自身不斷地在違反這種規律。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注意力缺陷,這是因為在晚上人造光會抑制松果體產生褪黑素,從而擾亂人們的生物鐘,尤其臨睡之前看手機,這些都是人造光。你看10分鐘手機可能會興奮半小時,這種人造光加上信息的泛濫,會抑制松果體產生褪黑素,褪黑素少了之後生物鐘就紊亂了,而且褪黑素的減少會增加患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注意力缺陷還和睡眠有關係。人缺少睡眠,會使注意力缺陷更加惡化,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有很多人凌晨一點才睡覺,睡眠不規律,晝夜節律沒有遵守,導致人產生了不少的疾病。表面上追求了高效率,但實際產生的脆弱性很大。
統治自然還是與自然共生?
作者對此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面向未來,人類和自然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是要統治自然,還是要與自然共生?我認為這個問題是震耳發潰的。
弗朗西斯·培根是一個著名的哲學家,他提出一個觀點:人類和其他物種最大的不同,是人類擁有思維,而思維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駕馭物質世界。
培根認為人類應該統治自然,因為人類擁有征服和制服自然的力量,正是擁有了思維,人類可以建立和擴大對宇宙的統治權。
作者對培根的這一觀點是非常反對的,他說在韌性時代,我們人類一定要改變傳統要統治自然的觀點,我們不是要去統治自然,而是要與自然共生。人類要放棄效率至上的傳統觀念,提高適應性,把適應性作為一種時間手段,重新建立與自然的關係,不要總是想著剝奪地球資源,而是要想方設法與自然界和諧共生。
人類要想能夠持久的發展,必須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生,這樣一來才能夠提高人類的韌性。
▲《韌性時代》傑里米·里金夫著,2022年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韌性是什麼?
韌性是什麼?韌性決定了系統內部各種關係的持久性。
生態系統的行為有兩個不同的屬性,一個是韌性,一個是穩定性。韌性決定了系統內部各種關係的持久性,它可以衡量這個系統在接受外部環境變化的時候,系統如何應對,也就是說韌性是一種因,持久性是一種果。如果生態系統沒有韌性,這個生態系統也不可能有持久性。生態系統的首要目標不是效率最大化,而是通過保持高度的適應性來獲得持久性。
一個多變的環境會塑造系統的韌性,因為任何一個種群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時候都會做出響應,這種響應包括啟動生理、行為、生態和遺傳等一系列的變化。正是在這種變化當中,系統儲備了自己的韌性能力,這種韌性能力為以後面對不可預測的環境變化作出及時響應奠定了基礎。
為此,不要過於追求穩定的環境,恰恰是因為一個多變的環境塑造了系統的韌性。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當中,人性基本上是不被塑造的,因為沒有變化。當環境在空間和時間越趨於同質化的時候,系統的波動性越小,韌性也就越低。
所以在韌性時代,基於韌性的管理方法,會強調保持選擇開放的必要性,以及強調異質性的必要性。
作者提出,韌性理論,一個持久性的系統,你不需要精準預測未來的能力,你不要總是想著去預測未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培養韌性能力,為未來危機的到來做些準備。只要你擁有了韌性能力,無論未來發生任何意想不到的事件,你這個系統就會產生適應性,就能夠應對危機。
企業也是一樣。作為企業領導者,你很難講去預測危機,預測危機是非常難的,你只能為危機的到來做些準備,在冬天到來之前準備好棉衣,這就是韌性。你要想提高自己應對危機的能力,就要嘗試適應多變的環境,就要塑造這種韌性能力。否則的話,你沒有韌性,你很脆弱,外部環境一發生變化,組織就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但韌性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多變的環境會不斷地塑造韌性。韌性也不僅僅是讓系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而是推動系統的自我進化。
對韌性的狹義理解,韌性是衡量一個生態系統可以承受多少破壞,以及恢復其原始狀態的能力。對韌性的全面理解,韌性則是推動生態系統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並推動生態系統自我進化和演變的能力。
因為一個系統永遠不會再回到原來的那種狀態,就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韌性永遠不該被認為是一種存在的狀態,而是一種在危機當中能夠適應並且不斷進化的一種能力。
為此,在韌性時代,對我們人類的挑戰是要學會與變化共存和培養應對能力,而不是試圖遮擋所有的變化。這個變化是遮擋不住的,比如疫情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是沒有辦法遮擋的,你只能適應,只能與變化共存。
韌性時代,適應性是一種新的競爭優勢
作者對現在的經濟學科提出了批評,說現在的經濟學科太追求效率至上,太注重成本效益的分析,太過於追求短期利益,這些傳統經濟學科的基本理論,在韌性時代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為此,商界需要重新思考與自然的關係,不應該再把大自然視為一種為我所用的資源,相反要把大自然視為一種生命力。我們人類也不用太驕傲,我們只是物種大軍中的一員,不要總是去掌控自然,也不要去掠奪資源,而是要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商業界要重視可持續發展,這一點非常重要,就像現在我們國家提倡高質量發展。只有高質量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一定是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一定是有韌性的發展,高質量的發展才能夠實現韌性增長。
在韌性時代,適應性是一種新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對大型企業而言。在工業時代最成功的公司,它們主要是圍繞兩個點來建立優勢,一個是規模,一個是效率。
這些大型公司追求規模經濟,追求效率至上,通過規模和效率建立競爭優勢,但在韌性時代這些優勢將逐漸消失。因為最成功的公司圍繞著規模和效率建立優勢,它的前提條件是外部的環境要基本穩定,但是在韌性時代是風險和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加,越來越難以預測。
這個時候企業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需要將適應性視為新的競爭優勢。適應性作為新的競爭優勢,對企業傳統的發展模式有很大的挑戰,這意味著企業要願意接受嘗試和接受失敗,還要避免過分地關注短期收益。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重振旗鼓,並能夠持續地發展。
我個人認為適應性需要企業重塑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組織結構。在工業時代,大企業主要強調垂直整合,通過垂直整合的規模經濟取得競爭優勢;但是在韌性時代,這種垂直整合的規模經濟反而過於僵化和脆弱,難以在一個危機層出不窮的世界當中生存下來。
現在你會發現,大而全的垂直整合模式風險越來越大,而且原來大型企業集權式、官僚式的組織結構限制了企業的適應性能力。所以,要想塑造適應性,企業就要創建去中心化的、流動的甚至相互競爭的組織結構。
這幾年我一直聚焦企業如何構建生態系統,我提出生態型企業組織結構是大平台加小團隊。小團隊在前線比較敏捷,適應性比較強,能夠隨時根據市場的環境變化快速作出反應,組織後邊的部門逐漸演變成平台部門。
韌性時代基礎設施的革命和大型企業轉型
在這本書當中,作者進一步提出了在韌性時代基礎設施的革命。
大家知道基礎設施很重要,因為任何一次工業革命或者人類發展的關鍵時期、關鍵階段都和基礎設施的革命有關。因為每一次基礎革命都體現了維持人類集體社會存在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通訊形式、能源和電力、運輸和物流。
在19世紀,蒸汽機驅動印刷和電報,能源是煤炭,運輸主要是機車,這三者進行融合,給當時的社會提供了通信、電力和機動能力,從而催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城市化。
到了20世紀,集中式的電力、電話、廣播和電視、石油、內燃機車整合在一起,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城市郊區的興起、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機制的形成創造了基礎設施。
現在到了韌性時代,韌性時代的基礎設施是三個互聯網,也叫三網,第一個是數字化寬頻通信互聯網,第二個是太陽能和風能供電的數字化電力互聯網,第三個是物流互聯網。這三個網將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發生了變化,它勢必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會影響企業的戰略模式。
在韌性時代,大型跨國企業要重新轉變自己的角色,因為韌性時代基礎設施的特點,從集中式轉型為分散式,更加開放,更加民主。
最近我們也發現不少國家在利用反壟斷法,打破數字寡頭企業過去的壟斷地位,像日本、歐盟對蘋果公司這幾年的數字平台壟斷地位也不斷地進行打壓,數字寡頭企業在韌性時代將面臨新的發展困境。
為此,作為工業時代標誌的垂直整合的規模經濟,正在迅速讓位於橫向的規模經濟。雖然在這本書當中作者沒有提出「生態經濟」這個概念,但我個人認為橫向的規模經濟其實就是生態經濟,這種生態經濟有利於小型和中型的高科技公司,而不是主導20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垂直整合型的跨國公司。
這樣一來,在韌性時代,大型跨國公司需要轉型。大型跨國公司的新角色主要集中在聚合供應鏈、協同化任務以及為本地和更靈活的中小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等等。
我的研究也發現,在數字經濟時代,大型企業逐漸演變成平台型公司,賦能中小企業。張瑞敏先生也說過一句話:未來企業只有兩種命運,要麼生態化,要麼被生態化。大型企業構建的是生態系統,中小型企業是融入到生態系統當中,這些都是生態化。
大型企業構建生態系統,賦能專精特新的企業成長;而專精特新的企業聚焦在一個細分市場上,你能夠做到非常專業化,做到你的產品、你的解決方案非常領先,你潛入到一個生態系統當中去,這也是一種生態戰略。
重新思考什麼是幸福
作者提出要重新思考什麼是幸福,特別反對消費主義。有一句話叫擁有的並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消費主義就像毒品一樣會讓人上癮,有時候消費行為越多就越痛苦,擁有越多就越被財富所羈絆。我們越是被自己的財產包圍,就越是被困在人造物的世界裡,越是與世界隔閡起來。過度的消費並不能夠提升幸福感。
很多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行為和身體機能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尤其是我們的身心健康。有一組數據專門對比在森林當中散步和在城市當中散步對身體的不同影響。
研究發現在森林當中散步,它能夠讓唾液皮質醇,這是一種壓力荷爾蒙降低13.4~15.8%,簡單地理解就是在森林中散步,比在城市中散步能夠讓你的壓力變得更小。同樣是散步,環境不一樣壓力也不一樣,在森林中散步能夠讓心率降低3.9~6%,比在城市中散步壓力還可以下降。
人類要想保持身心健康,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是幸福,並不是擁有的越多越幸福,反而更多地體驗大自然能夠使我們更快樂、更健康。人如果經常沉浸在大自然中,可以改善身體健康,減輕壓力,增強自律性,恢復心理健康,培養靈性,增強注意力,提高學習力,激發想像力,加深個人認同感,並激發更強的歸屬感,而這些都和幸福有關係。
所以,在生活當中人們不要過多地消費,要重新回到自然當中,和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這樣能夠更加增強我們的歸屬感,而歸屬感、認同感都和幸福有關係。
作者還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叫親生命意識,重新融入自然。他說人類和其他物種相比,人類是地球上最具韌性的物種,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類與生俱來有一種與他者產生共情的生物驅動力,就是一種移情或者叫同理心。
親生命意識,就是移情擁抱和我們同處一個星球的所有生命,不要把自己當成掠奪者,否則氣候的變化將把人類和所有其他物種一同帶向不可逆轉的災難。只有充滿同理心,並且深切地認同我們需要與所有生物一起努力奮鬥,才有機會確保我們的未來。
為此,在韌性時代,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與自然界的親緣關係,親生命的移情飛躍是一種主動地、有意識地重新參與,毫無保留地與地球上其他生命一起共生。唯有如此,人類才能重新紮根地球,並重新獲得新生命。
最後作者倡導:地球母親在召喚,我們需要回家,我們需要與大自然共生共存。
這本書總體讀下來給人感覺非常震撼,就像甘地講的一句話:地球所提供的資源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無法滿足任何人的貪婪。
這三年我的讀書心得與推薦的書
在過去的三年當中,我既寫書又讀書。
2020年我出版了《組織韌性:如何穿越危機持續增長》。這本書我選了6家成立在40年以上的企業,這些企業在其發展的歷史當中都經歷過多次危機,但是在每一次危機當中不僅復原了,而且獲得了持續增長。
2021年我出版了《黑海戰略》。黑海戰略的本質是生態戰略,黑海戰略講的是企業如何構建生態系統,如何把交易用戶變成終身用戶,為用戶創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
除了這兩本書,我也讀了不少書,這裡我簡單地和大家分享幾本。
第一本《韌性社會》。它強調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在高度動蕩的環境當中,唯有培養一個系統、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個體的韌性,你才能夠在危機當中不斷地生存下去。
第二本是《生態型組織》。書中提出未來的大型組織要不斷構建生態型企業,生態型組織的核心優勢,就是要利用生態之間的這種聯盟來進行共贏共生。
第三本是《競爭優勢》。我重讀邁克爾·波特教授這本書,重新思考在數字時代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第四本是《論大戰略》。這本書提出大戰略,戰略與目標和能力之間的匹配才是大戰略,很多企業的戰略得不到執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目標和能力是脫節的。這本書強調,在戰略執行當中,宏大的戰略一定是受能力制約的。
第五本是《馬奇論管理》。馬奇教授是組織理論的創始人,這本書特彆強調在模糊性當中怎麼樣進行創新,人不要試圖去把模糊性全部解決掉,模糊性恰恰是創新的源泉。
第六本是《七次轉型》。這本書主要是寫惠普在歷史當中怎麼樣進行轉型,尤其是戰略領導力在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七本是《戰爭與和平》。從這本小說中,可以看到戰略在決策當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在過去三年,我自己也有一些讀書的心得:
第一,在喧囂中尋找寧靜。讀書能讓你安靜下來,在喧囂當中尋找一份寧靜,否則的話一直在喧鬧當中,你的內心就很疲憊,讀書可以找到這種寧靜感。
第二,在危機當中尋找機會。這兩年我本人也不斷嘗試和摸索線上教學,怎麼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怎麼樣能夠在線上和大家進行有效的溝通,這也是尋找一些新的機會。這種數字化的、在線的工作方式,將會變成一種常態化。
第三,在困境當中尋找動力。由於工作的原因,我過去的三年也被隔離了好幾次,時間比較長,如果你把它視為一種困境,的確會被困在一個小房間裡邊,但是你可以從讀書當中找到一些動力。
所以,讀書很好,可以在喧囂中尋找寧靜,在危機中尋找機會,在困境中尋找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