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 | Large Image
599
paged,page-template,page-template-blog-large-image,page-template-blog-large-image-php,page,page-id-599,page-child,parent-pageid-1815,paged-21,page-paged-21,qode-quick-links-1.0,zh,ajax_fade,page_not_loaded,,qode-theme-ver-11.2,qode-theme-bridge,wpb-js-composer js-comp-ver-5.2.1,vc_responsive
 

Large Image

两会前夕(3月2日),海尔在北京举办了“生活 X.0体验馆”活动。出席活动的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与关心海尔的媒体朋友互动交流,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企业创新及社会责任等外界关心的话题。 关心整体商业环境的自媒体互联网观察,作为受邀媒体参与此次活动,借由经验和案例看全局,工业互联网未来想象空间无限。 2017年12月,国际四大标准组织之一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通过了海尔COSMOPlat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国际标准,这也是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制定的制造模式类国际标准; 2018年12月,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对外发布了第二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结果,海尔申报的《基于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大规模定制管理》在全国209项获奖成果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殊荣…… 外界对海尔有敢于颠覆的印象,根源在于海尔在技术标准和管理理念创新能力上具有扎实素能。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张瑞敏首创的“人单合一”模式最具象的落地平台之一,近一年的成绩实为瞩目,它为“生活X.0”生态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工业互联网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生活X.0”概念及愿景是指:未来物联网以人为中心,而人的需求是不确定的,X就代表了一种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不同的人甚至一个人在不同时段、不同场景,需求都是不确定的。 海尔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家电品牌和产品品牌,而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它顺应了十九大提出的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提出了生活X.0,让用户参与整个产品设计、企划,甚至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式。智慧生活方式品牌不同于产品品牌,它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品牌。 在“生活 X.0体验馆”活动上,“衣联网”作为COSMOPlat服装大规模定制领域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海尔衣联网生态内洗衣机、智能衣柜、3D试衣镜等产品链接成体系,并联外部的服装、纺织等资源方,共同为用户提供贯穿洗、护、存、搭、购全生命周期的衣物解决方案。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提到了数字经济的范畴非常之多,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但这些都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否则就不能产生价值。而工业互联网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强心剂,它需要精准瞄准需求、需要高效利用资源。海尔的管理模式“人单合一”所指出的方向是“用户定制”,这让COSMOPlat一开始就掌握了关键价值。目前COSMOPlat已经孕育出建陶、房车等15个行业生态子平台,覆盖华东、华北等六大区域12个示范基地,在20个国家复制推广,为全球用户提供衣、食、住、行、康、养、医、教等全方位的美好生活体验。在“生活 X.0体验馆”活动互动环节,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提到了山东荣成房车产业,通过 COSMOPlat 平台的应用订单量提高67%、综合采购成本降低7.3%,并称:相信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一定会走出自己的特色,而且在世界上能实现真正的引领。 文| 互联网观察 来源:消费日报网...

在经过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后,工业互联网发展正成为国内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2018 年初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宣布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接着去年 6 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目标到 2020 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由此驶入快车道。 其中在国内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公司,富士康无疑是声量最大的那一个,旗下有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今年 1 月又被世界经济论坛(WEF)选进“灯塔工厂”之列。去年 7 月富士康开始在内部运作雾小脑(Fog AI)等计划,短短几个月拿下灯塔工厂这项封号,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副董事长李杰就是幕后推手。 DeepTech 采访了李杰,畅谈他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见解,包括工业互联网失败常见的 4 大原因,亚马逊、谷歌的 AI 要做工业互联网不够,还少了两个关键要素,以及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今年的趋势走向。 图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副董事长李杰(来源:DeepTech) 从教授到进入行业,新制造的大前辈 李杰,是中美行业一致视为最懂工业人工智能(Industrial AI)的人物之一,他的身份多元,是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特聘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IMS Center)主任、美国白宫 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专家组顾问,在工业 4.0 领域最热门的一篇论文《A Cyber-Physical Systems architecture for Industry 4.0-based manufacturing systems》出自他之手。 同时,他也是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倚重的智能制造专家,富士康在硅谷成立 Industrial AI System 公司,合伙人就是李杰,去年 9 月他出任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 今年 1 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

我在去年8月在喜马拉雅FM做过一次节目,谈丰田汽车公司的氢能源汽车。这一期节目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关注,目前的收听人数有47万人。大家如果想收听的话,可以在喜马拉雅“静说日本”节目中搜第247期。 我为什么如此关注丰田的氢能源汽车?是因为去年5月,李総理访问日本,他在北海道的丰田汽车工厂里,特别参观了氢能源汽车。李総理在这辆汽车前停留了半个多小时,详细听取了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先生有关氢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前景的说明。 丰田第一代氢能源汽车“MIRAI”(未来) 后来我专门去丰田汽车公司采访,并试驾了这一辆氢能源汽车,感觉到丰田汽车公司为人类的环保事业作出了一个重要的贡献。这辆被命名为“未来”的氢能源车,目前的年产量为3000辆,需要预订1年多才能拿到车。2020年后,年产将会增加到3万辆。 这辆“未来”号氢能源车目前在中国国内还没有正式销售,但是在江苏的常熟市的丰田研发中心已经有一辆,在进行适应性测试。我只是没有想到,丰田公司这么快就推出了第二代的氢能源概念汽车。虽然还只是一辆概念车,但是这一辆概念车已经融合了丰田目前所开发的所有的最尖端的技术。 从这一辆概念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汽车”作为人类的交通工具这一常识,是如何被丰田公司颠覆。   丰田第二代氢能源汽车FCV PLUS 去年11月,我参加了丰田社长的一次记者会,他在这个记者会上说了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汽车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从一辆时速只有几公里的交通工具,已经发展到如今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甚至更高的大众化生活用品。那么接下来的100年,汽车应该作为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人类社会?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赋予汽车新的内涵,这是丰田汽车公司的历史使命。 听完丰田社长他的话,当时我并没有感觉到丰田公司有什么大手笔,只是感觉到丰田推出的这辆氢能源汽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取之不尽,又完全零排放的纯清洁能源,这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其实,丰田公司早在1992年,就开始研究氢能源,并在2014年推出了第一辆氢能源汽车,开始在北美地区,以及零下40度的北海道最北端的严寒城市,以及非洲高温地区进行试验性运营。经过不断的完善,2016年,第一代氢能源汽车正式投放市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花费20多年的时间,致力于一项环保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的精力和财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当第一代氢能源汽车正式投放市场后,丰田汽车公司却宣布,氢能源汽车的专利将完全公开,让这一项汽车能源的革命性成果让全世界共享。 我驾驶了这一辆“未来”号氢能源汽车,它好在哪里? 第一,在于它的环保性。说起来,氢能源汽车的动力原理很简单,就是车载氢气与空气产生反应生成动能,而氢气与氧气生成的是水(H₂O)。也就是说,氢能源汽车排放的不是尾气,而是一杯水,绝对的“零排放”。 第二,在于它的便捷性。氢能源汽车上有两个气罐,只要3分钟时间,就可以充满气,而且可以行使650公里。根据目前日本氢气的价格,如果汽车加满气的话,它的价格是4600日元,相当于280元人民币,比汽油的价格还便宜。如果氢能源汽车和加气站得到普及的话,氢气价格还要便宜。丰田汽车公司的解释说,汽油的价格将会随着石油价格的波动而波动。但是氢气的价格不会波动,而且只会越来越便宜。 第三,在于它的创新性。“未来”号氢能源汽车作为一个移动电源,当发生停电问题时,它的后备箱有个电源连接口,可以将车载的电源连接到家庭电源中,保证一户家庭一个星期的用电所需。 有些听众朋友曾经留言,担心氢气的气罐会不会发生爆炸,氢能源汽车会不会变成一颗氢弹?这种担心显然多余,别的不说,丰田汽车的这一个储存压缩氢气的气罐,采用了多种特殊新材料制作而成,包括炭纤维材料,并进行了2万多次各种情况下的冲撞实验,没有发生漏气与破损问题。同时,气罐的气口安装有特殊的反锁装置,一旦车内的气体检测仪检测到漏气,气口会立即遭到反锁,防止气体泄漏。 黄色为氢气气罐 现在,我们来看看丰田公司推出了第二代氢能源汽车到底具备了哪一些颠覆我们常识的新概念和新技术? 在解释第二代氢能源汽车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手机的成长过程。手机原来只是一个无线通讯工具。但是,现在的手机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具备了一台掌上电脑、信息终端机、小型电视机、电子货币支付工具、智能家电设备遥控器等功能,所以我们已经很难对“手机”这一名称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同样,我们来看汽车。如果说,丰田第一代氢能源车只是零排放的环保车的话,那么,第二代汽车就已经演变成了一辆“能源车”! 这个“能源车”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印象中,汽车是一个能源消耗品,也就是说,它烧汽油、烧柴油,或者至少需要用电。但是第二代的氢能源汽车,它不再是一个能源的消耗品,而已经是一个能源的供应者。为什么汽车会成为能源的供应者?丰田汽车公司的构想显示,当你驾驶第二代氢新能源汽车下班回家后,汽车停在家门口,就可以通过无线供电系统,用汽车的电力瞬间点亮家里所有的照明,启动电器设备。也就是说,家里没有固定电力也可以。 同时它的后轮胎具备了无线供电的功能,也就是说,两辆汽车之间可以通过无线输送的方式,实现相互供电。也可以给马路上的信号灯供电,以后举行野外音乐会,有几台氢能源汽车,就足够提供几万人狂欢的需要。 这就意味着,氢能源汽车,它已经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经成为分布式电源,一个拥有巨大能量的“移动宝”,它将作为一个移动发电站,而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就是丰田汽车公司在迎来新时代时,提出并实践的一项伟大的汽车革命。 丰田公司提出的第二个概念,就是氢能源合成装置(丰田称其为“燃料电池”)可以永久使用,不会像锂电池汽车那样,随着汽车的老化而对环境构成污染。丰田的这一种“燃料电池”因为只是一个氢气与空气的合成装置,因此,在汽车使用若干年之后需要报废时,这块“燃料电池”可以取出来,安装在新的汽车里使用。所以氢能源汽车的这个燃料电池,它不会对人类造成环境污染,这个技术与理念要比我们现在的电动汽车的锂电池要先进很多倍。丰田公司把它称作为“可以为未来发电”的燃料电池。 氢能源是一个永恒的能源,因为它可以有太阳能、风力、电热等各类一次性自然能源来生产。丰田公司的愿景,就是要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完全清洁没有污染的氢能源时代。 我看了第二代氢能源汽车,得到的另外一个印象是,这一辆车汇聚了丰田公司拥有的所有面向未来的尖端技术。譬如,汽车会是全自动驾驶汽车,驾驶座会省出许多的空间。汽车上没有任何的仪表和显示屏,所有的控制数据都显示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下端。而这一块挡风玻璃,就像一块电脑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各种APP图标,你不需要触摸,而是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可以直接用语音进行指示操作,譬如接电话、回复邮件、玩微信等等。 汽车的左右两个车窗,看上去只是比一般传统的汽车大一些,与我们现在的车窗没什么区别。但是,其实它已经是两个大型的显示屏,你坐在汽车内,可以在车窗上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可以写文章、可以传输邮件。这一辆汽车就变成了一间工作室。如果是送一位病人去医院,那么病人可以通过车窗上的显示屏进行远程医疗诊断。 日本政府最新的科学发展计划中,已经将2030年确定为日本完全进入全自动驾驶时代之年。这一个目标时间,距离现在只剩下10年。毫无疑问,这是激动人心充满期待的10年。丰田公司的这第二代氢能源汽车会在什么时候推向市场?目前丰田公司还没有宣布,但是,我们可以预计,第二代氢能源汽车的诞生不会太远,因为丰田公司已经拥有了概念车中所包含的各项技术,推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大家想看一看这一辆氢能源心概念车的话,在东京台场的丰田汽车展示中心,就可以看到,不需要买票,可以自由参观。 创新不需要鼓励,更不需要口号,只需要一种情怀!丰田公司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研发出氢能源汽车,这一辆车的诞生,也就意味着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即将结束,丰田公司也将从一家普通的汽车制造商,华丽转身为一个移动信息平台提供商和新能源供应商。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很荣幸的是,我们作为见证人,将见证这一场变革,并使自己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产业互联网  “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以共享经济的方式提供给行业广大的从业者使用。通过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的资源整合和价值链优化,从而减低整个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质量与效率,并通过新的产业生态为客户创造新的体验和社会价值。”   ——《2018产业互联网白皮书》 位于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一方面在尝试突破有限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常常处于无人区,身处探索行业未来的前沿。 潜藏在黑暗中跨界力量的威胁,以及不断攀升的成本,使得冠军们稍不注意就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荣看来:隐形冠军可借助产业互联网成为链接者,转型成平台型企业,从而实现新的腾飞。 1、粮达网:两年再造一个中粮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中粮旗下的粮达网,连接了全国5600家中小粮食贸易商。 不仅实现了在线交易,最重要的是,它使得产业链上原本已经存在的许多交易,和粮达网自身发生了联系。事实上,这个平台已经发展成一个为5000多家中小粮食贸易商提供检测、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的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 中小贸易商的动力来源于哪儿? 供应链金融是最重要的吸引力。 例如,一位买家需要在平台上进行400万的粮食贸易,但自有资金显示不够。怎么办呢?考虑向银行贷款,但粮食会发霉、会变质,不能作为抵押物。 而粮达网懂粮食,他们通过技术的方式去监测、跟踪粮食。通过粮食仓单质押到粮达网,企业进货只需要缴纳30%的保证金,剩余的钱只需要由粮达网来出。如果中小贸易商跑路,粮食可以打折处置。 传统企业原本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3-4次,而在粮达网平台上,可加速到8-10次/年。而粮达网本身又不需要金融牌照,它依托金融机构开展在线贸易,只不过中间多了一道手续:动态仓单质押。粮达网赚取供应链金融的利差;同时,提供在线监测服务,提供物流联运服务等等。 可见,一个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带动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集群。 在两年的时间里,粮达网实现了在线汇聚交易400多亿,粮食实际下海量800万吨,平台结算资金1049亿,实现了两年再造一个中粮。 2、“小散乱”也是机会 产业互联网发挥着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把产业链中的“小散乱”,从原本的劣势因子转化为了优势因子。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龙溪镇,每年有大约50亿元左右的阀业产值,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其中80%从事阀门相关产业,而大部分为作坊式生产。这种模式,缺点是质量欠缺、技术含量低,环保不达标等等。 但优势也很明显,例如成本低、弹性大,虽然看起来落伍,但却是现在流行的“敏捷协同生产”。如果完全是工厂化的组织,员工都是自己的,显然又缺乏弹性。 近几年,玉环阀门的销量有明显下滑。王玉荣所在的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目前和台州玉环市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围绕“阀业供应链一体化”进行升级。 除了人才的合作外,他们正在考虑成立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以整合龙溪镇,乃至全国的阀门产业,在买卖过程中,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金融供应链的服务、检测服务、质量服务、仓储服务,以链接整个产业链。 王玉荣认为,政府面对小散乱,不应一味拆除,而是想办法升级。 政府应该鼓励核心企业去做大,做成平台型企业,从而通过利益驱动,带动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标准,从而树立产业链上的规范标准,这比政府通过强制命令有效得多。 同时,她建议,政府也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扦插型”招商上,即从本地产业中伸出一个小枝,然后围绕这个产业做大。在一定的产业基础上,发展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等,从而形成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而不是舍近求远。 3、制造业服务化 由于聚焦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容易触达天花板。虽然不少隐形冠军也在寻找一个新的突破途径,但方法无外乎是:以前是靠一款产品取得成功,现在就多做三五个。 王玉荣坚定地认为:未来不在现在的延长线上。 事实上,产业互联网的背后,传递出一个鲜明的变化,即制造业正在向服务业过渡。就连马云都说,未来的制造业一定是服务业。 服务跟制造是相对应的。 “为什么制造业做不大,这跟服务业缺乏有关系,比如说一个公司想研发一款手机,到哪里去找专业的手机研发公司呢?想做一款阀门,谁去帮我做硬度测试呢?”王玉荣说。 未来,制造业的产品和服务会很自然地长在一起。例如,卖轮胎的企业不是在卖轮胎,而是在卖轮胎行驶的里程数。立邦提供的是刷漆服务,而不是油漆本身。 宁德时代卖的不是锂电池,而是电池安全运行时间。它打造了一块能够回传信息的数字电池,以便清楚地了解到电池的故障率,把售卖电池变成售卖电池安全运行时间。围绕这一理念,宁德时代的研发、客服、供应链都发生了深度变化。 如果只盯着产品,又凭什么从成千上万家卖产品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呢? 4、做产业互联网应小步快跑 然而,产业互联网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老板经常会抱怨:这个事情我已经投资了几千万了,怎么还没看到结果? 那他们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呢?请人开发代码。而这些人之前是做消费互联网的,IT系统开发出来之后也不知道该怎么用。 “因为他们只是做了一个技术增强,技术增强是什么?是成本!”在王玉荣看来,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无论是和员工、股东,还是和供应商、客户之间。很多企业对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跟技术供应商达城技术合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事实上,企业做产业互联网要“小步快跑”,应该先把路子跑通,找到闭环之后再去做大规模投入。“企业不是一下子做一个很大的平台,而是应该思考:怎样做出第一个支持仓单质押的仓库,怎么样把第一批外部资金导入进来,通过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赋能,怎么样把平台上买卖双方的交易账户和银行的风控连接起来等等。” 比起人工智能、物联网,王玉荣更加相信,产业互联网才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因为它足够包容。 为了更好地发现、研究、赋能隐形冠军,《中外管理》杂志出于为中国企业全面提升管理竞争力而服务的价值使命与专业良知,于2017年12月,启动了首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把聚光灯第一次照向为中国经济崛起与民族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隐形冠军企业。...

谁说大象不能起舞?历史上,IBM这只企业巨象已经历了四次转型。 20世纪40年代末,电子计算机和磁带出现促使IBM进行第一次平台化转型,从老Thomas Waston时代的制表式机器到1956年小Thomas Waston引导下的第一代大型机System 360, IBM正式拥抱电子时代; 90年代初,在濒临破产和分拆的窘境下,IBM从大型机转向分布式计算系统,正式开启个人PC时代; 进入21世纪后,IBM意识到计算将从桌面电脑和大型机走向“云端”,自2005年起投入数百亿美金收购超过20家提供各种商业分析服务的公司,进入云计算+大数据时代; 2012年,IBM 在CEO Ginni Rometty女士的带领下宣布进行第四次转型,公司将成为一家——“以云计算为平台,认知计算为解决方案,专注于行业的企业”。 回顾2012年以来转型路,IBM的第四只舞跳得如何? 着眼当下,IBM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正在做怎样的尝试?对于大中华区来说,面对中国特有的商业、技术环境和发展阶段,IBM又会采取怎样的战略?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旧金山IBM Think2019大会现场对话了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结合全球CEO Gini Rometty今年的Key Note Speech,探讨IBM的“转变”和“加速”。 第四次转型:“最艰难的改变” 在陈黎明看来,第四次转型是IBM历次改变中最为艰难的一次尝试,挑战源于IBM对收入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的改变。 第四次转型的核心是改变IBM多年以来IT硬件销售的商业模式,转为认知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公司。业务层面,IBM将云计算、以AI平台Waston为代表的认知计算、大数据、商业分析、安全定义为其战略转型任务,与传统的IT服务、软件和硬件分隔开来。 这期间,IBM经历了13年-17年的业绩下滑和股价波动,而最终的转型成绩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IBM收入结构的认知。据陈黎明透露:全球范围内,IBM在硬件上的收入占比已经在8%-9%,主要集中在大型机、小型机和存储三方面业务上;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方面的服务收入占比攀升。 据公开数据表明,IBM2018年第四季度科技服务和云平台部门(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和一体化软件业务)营收为89.29亿美金,比上年同期的91.98亿美金下降3%,毛利率为42.3%,高于上年同期的40.8%。 数字再创造2.0时代:AI规模化+创建混合云 在IBM Think2019大会上,CEO Gini Rometty提出:云计算1.0时代,已有20%的企业应用搬上云端;而我们当下正在进入数字再创造的2.0时代(Digital Reinvention)。 这一时代数据是核心。IBM想要做这几件事:在多云/混合云(hybrid clouds)环境下将AI规模化(AI scale),;基于AI与大数据,结合行业Know-how,构建未来的数据商业结构。 关键举措上,Ginni宣布了Waston Anywhere, 即以微服务的方式、基于开源的Kubernetes 技术,在任何云环境中运行 Watson。基于此,使用Waston服务的企业能够突破云服务提供商限制,在数据存储的任何地方灵活部署其AI产品。 对于今年全球IBM公司的战略规划,陈黎明表示:IBM很早就提出混合云+私有云是IT基础架构的未来发展方向,跨平台多云管理的概念也早已有之;Waston Anywhere则是通过AI找到数据商业化的路径。 大中华区Vs全球战略:“整体共同而有区别” 作为一家大型全球化集团,IBM的战略转型和加速需要各地区协同推进,那么IBM大中华区是如何应对改变的呢? 陈黎明表示:基于中国在政策、企业级IT发展成熟度、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IBM大中华区在保持与全球集团共同转型的同时,实行一定的差异化举措,即“3+3”战略(三大战略支柱+三个战略支点)。 具体来说,三大战略支柱包括: 巩固核心业务,即硬件系统与全球融资、认知解决方案、IBM云、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全球信息技术服务 中期推进成长计划,即云计算、人工智能和Watson健康等涉及云、大数据、社交、移动、安全、物联网的新兴业务,以及针对中国市场的技术合作计划; 长期打破边界,推动前沿尖端技术在中国市场落地,如认知计算、芯片、区块链、物联网、量子计算及生态建设等,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华区寻找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本土市场的商用部署和行业应用研究,进一步推动这些前沿科技的商业化进程。 在组织管理转型上,陈黎明指出:在业务转型期,公司资源也需要优化整合,比如通过课程、skill marathon等形式推进技术、市场、销售等人员技能转型,从传统硬件、存储、从前的软件服务转型了解云计算、AI等新兴业务,将以往积累的行业Know-how有机迁移;此外,简化流程,降低内耗,2015年以来已经在不影响合规情况下,内部优化了200多个流程。 纵观IBM历史上的四段转型历程,陈黎明称:“转型的第一要务是生存。”如今,站在数字化转型、云转型的交叉口,想要登顶万亿美金云市场的IBM面临着更多挑战。大象此次如何起舞,我们拭目以待。...

据美媒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8日报道,在中国,张瑞敏被称为有开创精神的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当张瑞敏竭力将海尔从一家集体乡镇企业转型为一家世界级的制造商时,他对通用电气公司是顶礼膜拜的,因为后者有着卓越企业的美称。 2016年,海尔集团以54亿美元收购GE家电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站在500名不知所措的通用公司白领工人面前,后者对自己的未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张瑞敏觉得这一情形很讽刺。 他说:“我们来到克罗顿维尔学习六西格玛管理法。现在,他们却看着我问:‘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事实证明,张瑞敏做了很多。 报道称,虽然张瑞敏或许从“六西格玛”上得到过启蒙,但随着海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他认为需要另一个剧本,消除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而出现的官僚作风。因此,他创立了一种被他称为“人单合一”的管理理念,即“员工和客户合二为一”。 报道称,这种理念谋求让大公司像一群初创公司的集合体一样经营,强调灵活性和冒险,不设中层管理者。 张瑞敏认为,这种方式将有助于振兴停滞的通用电气家电公司。随着曾经强大的母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陷入困境,通用电气家电公司2014年的销售额仅增长1%,次年仅增长4%。 报道指出,这种理念到目前为止很奏效。去年上半年,通用电气家电公司的收入增长了11%。总部位于路易斯维尔的通用电气家电公司首席执行官凯文·诺兰说:“我们终于感觉到,我们有了一位支持我们、希望我们获胜的家长。我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大家电公司的一部分。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根据彭博整理的数据显示,海尔的两大公共实体——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青岛海尔以及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海尔电器集团——年营业额约为400亿美元。 报道称,在张瑞敏看来,海尔对通用电气家电公司的改造,颠覆了财大气粗的中国公司在试图同化被收购的西方企业时大多折戟的故事。他说:“70%的收购案失败,其中70%是因为文化。我们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 这个成功结合的故事是在美中两国在外交和贸易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出现的。张瑞敏说,他对这些争端感到不安,但并不担心争端会影响海尔与通用电气家电公司的合作。他说:“通用电气家电公司的员工感到很幸运,海尔收购了这家公司。如果不是这样,他们可能会被解雇。” 报道称,2010年,张瑞敏在海尔公司实现了“人单合一”。它主张将单一的企业划分为微型企业。这些微型企业基本上是按照初创企业来运营的,有季度目标。他们的基本工资很低,但有绩效奖金。 他说,这种架构的关键原则是,每个微型企业与客户都保持“零距离”。海尔的业务部门围绕具体产品展开组织管理,而不是基于供应链、工厂运营和分销等传统功能。例如,在同一个小微内,每个人都全程参与了一台洗衣机的制造过程——从采购原材料、生产制造一直到销售。在《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11/12月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加里·哈默尔和米歇尔·贾尼尼写道:“三十年前,这是一家生产劣质产品、濒临破产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现在,它是成功的商业案例,展示了老牌公司主动挑战繁文缛节的科层制结构所能取得的成就。” 瑞士商学院IMD创新管理教授威廉·费舍尔说:“海尔充分意识到其他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失败局面,在努力避免走上他们的道路。人单合一是要证明那些值得尊敬的大型老牌企业也能获得重生。”费舍尔教授是2013年出版的关于海尔的专著的联合作者。...

We work closely with you and carry out research to understand your needs and wishes.